港樓貴不等於要買外地樓

樓市資訊

如果各位讀者有留意,應該發覺近來外地樓廣告越來越多。大台有阿sir帶團睇日本樓,報紙facebook有英美澳加馬泰越柬樓盤巡禮,有份報紙的海外版,近乎所有專欄都是agent做寫手,有唱好冇唱淡。

軟銷硬銷乜都出齊,全因港樓價格是世界之最,港人一做對比,便覺得外地樓便宜容易上車。但是否港樓貴,就等於外地樓平,而值得購買呢?這不是一個哲學問題,但許多人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。

最多人會中的一招,就是因愛而擁有。這是人之常情,例如香港咁多哈日族,一年去幾次日本,都想擁有一間日本樓作為自住或投資之用,早前流行的Airbnb,以高回報低入場門檻作招徠,很多香港的日本仲介開埋地舖,實行跟本地地產代理睇齊,但入場費是十分之一,表面很吸引。

日本在上星期頒佈民泊新法,Airbnb平台八成違法民宿下架,因為限制營業日數最多一年180日,好似東京中央區,只允許周六中午至周一中午營業,點數都唔夠180日,回報率大幅下降,若想轉搵長租客,非核心區域會有難度。

就算不計新法案,違法民宿早在上年已備受當局注目,而且上兩年因Airbnb興起而升幅較多的大阪心齋橋、道頓崛、難波一帶,已經有近千間酒店房落成,你以為你比日本人更清楚哪裏有需求?加上近日的明星效應,真搞不懂為何人們會覺得有明星站台就值得投資這邏輯關係。

隔山買牛小心陷阱

上月政權變天的馬來西亞,大選後有更多新盤推出市面,在大台有長達幾分鐘鱔稿式專題介紹,其中一個樓盤我剛剛上星期去當地睇過,以有室內設計名師為賣點,地段是不錯,但設計極不實用,因遷就外觀設計,全屋走廊佔總面積三成以上,1,300呎單位全屋四個厠所加浴室,主人房浴室還有名師設計的大大個中置浴缸,佔300呎,除這個外其他全部黑廁,令客飯廳加起來實用不夠200呎,賣港幣800萬。

另一個更絕的樓盤,所在位置不佳,賣點是預計在2024年落成的新地標,但馬哈蒂爾政府上台後,該地標已被暫停,暫時復工無期,而該樓盤已憑這賣點賣出九成,買家都是香港人及大陸人居多,皆因該樓盤的電腦合成相片實為大師級作品,入場費只是200萬港幣,很多人根本冇睇樓就買。附近千呎物業賣價大概50萬港幣。

當然你大把錢,當用小小錢買玩具冇所謂,這文章只奉勸得一注錢及少投資經驗的讀者,港樓貴,不是買外地樓的原因。

郭釗
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
Facebook:上車攻略 hkbuyhome
更多上車情報:樓市怪現象 劣質貨搶手 麗港城1樓單位一日兩成交

1 thought on “港樓貴不等於要買外地樓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