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武漢肺炎禍害全球,窒礙了小市民的生活外,更令環球經濟陷入停頓,刺激美國聯儲局要緊急降息1.5厘來救市,但倒轉角度看,這也意味聯匯下的香港,樓按息口會長期低企。減息後,《胡.說樓市》分別收到幾名谷友查問,究竟現在是否買樓時機?
這是個永恒的問題,任何時間、任何場景也會有人提問。我個人傾向揣測,提出這個問題的人,本身該對後市有一點點猶豫,內心有一點點悲觀,故不知應該買樓與否。有人可能錯失過去十多年樓市升浪,每次有丁點想入市的衝動時,總覺得樓價已相當高企,怎料卻是高處未算高;也有一部份沒有置業經驗的準買家,擔心一上車樓價就回落,自己辛苦儲的錢會付之一炬。
無論怎樣也好,買樓與賣樓,從來也是很個人的抉擇。買樓有人從投資考慮、有人只作自住,故也很難一概而論所謂合適的時機。但提出有一些方向性的問題,可以給自己作出反思。
假如由自住角度出發,而閣下未能受惠資助房屋,同時又有實質自住需要的話,根本眼前的你只得「租與買」抉擇。如果你有足夠首期,同時間自己又供得起,在目前市場預期持續減息的大方向下,供樓本金多於利息的前提,怎計也是作業主較租客來得划算。因為作為租客,你只是替業主供樓,而自己享受不了低息的好處。
只是當考慮成為業主之前,你必須為自己作個人壓力測試,包括自己是否真的供得起樓;失業時有否半年儲備金作供樓之用;以至一旦樓價回調時會否出現心理壓力。只要樓價輕微回落,閣下已經出現精神恍惚,終日愁眉不展,我相信你還是選擇租樓會較合適一點;反之若能夠克服以上問題,這就是你入市的時機了。
來到搵盤一環,這個永遠是買賣雙方角力的戰場。昔日旺市,盤少客多,議價過程上都是由業主佔盡上風,準買家一直在下靶位置。有準買家要苦苦哀求業主減價;也有要追價數十萬應對臨場反價的業主。但來到今天,市況略有回調下,買賣雙方分歧逐步拉近,但卻也未至於一面倒由準買家佔優。
現市況下,你會聽到有減價10-20%的劈價的成交,但這都是少數,始終有一少部份業主睇淡後市或因個人因素而割價求售;但大部份業主基於有自住需要,他們取態都是按兵不動,不到價就寧願封盤不賣。故所謂「平價貨」、「出線盤」往往都是一閃即逝,手快有手慢無。因此,有心置業的準業主要做到「快、狠、準」,可以先鎖定一個區分,甚至鎖一個屋苑中的某款則,一旦有合適貨源時就可極快作出抉擇。
資料來源: 胡.說樓市
Facebook:上車攻略 hkbuyhome
更多上車情報:【海外移民】唔使坐移民監!二百萬「永居」希臘愛琴海小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