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08年金融海嘯後,樓價急速上升,發展商為降低入場門檻,相繼將一手單位「劏細」出售,市場遂有面積少於至300方呎,甚至少於200方呎的納米樓供應,數量更有增無減,去年更達至近千伙。不過,肺炎疫情令全球經濟受嚴峻考驗,納米樓二手承接力亦轉弱,若然樓價下滑,市民可在跌市下會選擇購買更大面積單位,納米樓供應趨向飽和下,樓價及租金均受壓。
運房局最新遞交立法會財委會的答問文件披露,過去5年間納米樓落成量每年節節上升,去年更落成近千伙,當中屯門區就已經有276伙。有學者指,納米樓為市場需求的必然產物,但由於港府去年放寬按揭成數上限,市場對納米樓需求大減,相信未來發展商應該會減少建造納米盤,但每個新盤之間可能會有一定數量納米單位。
以市區提供逾千伙細戶的紅磡環海.東岸為例,九建(0034)2015年開賣,單位實用面積由最細194方呎至375方呎不等,錄業主使用「呼吸plan」撻定之外,今年初已出現首現銀主盤,業主因斷供,而遭銀行收樓,銀行於市場放賣單位。
運房局的文件顯示,2015年時215方呎或以下的納米樓,落成量仍然只有79伙,僅佔全年總落成量的不足1%,但到2016年已經遞增至206伙,佔全年總落成量1.4%,至去年落成量已經大增至982伙,佔全年總落成量7.2%,納米樓落成量5年間大增逾10倍。當中由於去年「龍床盤」屯門菁雋入伙,全部幾乎都為納米單位,令單是屯門區便有276伙納米單位落成,佔去年落成納米樓總量逾28%,緊隨其後則為油尖旺區,共有231伙,都佔總量的23.5%。
不過當初不少人投資菁雋,主要目的在於放租,但本港租金連跌多月,差估署租金指數最新只是略為回穩,都已經跌至去年年初水平,1月時菁雋128方呎開放式最平租金僅6,000元,更進一步拉低區內租金,但主要為樓盤部份稍大的納米單位,實用面積約240方呎,租金只有約1萬元,買入價卻約要350萬元,租金回報率只有約3.3厘。
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,納米樓為市場需求的必然產物,本來已經相信難以在市場長期出現,發展商亦未必想起納米樓。但由於港府去年放寬按揭成數上限,市場對納米樓需求大減,相信未來發展商應該會減少建造納米盤,但每個新盤圖則上都會有些地方難以劃分,便可能將那些難以分配的面積,劃為納米單位,因此估計未來仍然可能會有一定數量納米單位。莊太量認為畢竟納米樓需求大減,估計未來價值可能大概等同百多萬元的酒店房間。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
Facebook:上車攻略 hkbuyhome
更多上車情報:【武漢肺炎】隱世海景盤重上三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