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: 價錢有冇得傾吓?
業主: 未必再跌嘅…
代理: 但係而家新盤都劈價喎!
業主: 有咩關係呢?
代理: 新樓萬七,你又萬七,係人都買新樓啦!
業主: 咁又係…好啦,平少少賣咗佢啦!
撰文:1%Anthony|圖片:新傳媒資料庫、unsplash
最近好多人問觀塘新盤「凱滙」抵唔抵買…
呎價的確抵,問題係買唔買得起!
近兩年推出的市區新盤,折實均價甚少低過2萬元,例如油塘鄰近鯉魚門推出的新盤,呎價都要2萬,今次凱滙坐落的位置可是觀塘市中心!大家都預期呎價最少都要2萬!

誰知樓市逆轉,一直覺得理所當然的呎價,今天難以出貨。
加上樓盤首批單位有缺陷,開則太大,一房要450呎以上,由7百多萬起,兩房要540呎以上,由接近9百萬起,雖然發展商有提供一按,但據代理說,入息要有供款的一倍以上,以一按計劃內最高的利息計,即5年後的P+1%,篤一篤計算機,月入要近10萬才可以買到一個入門級的兩房單位!
所以說,贏呎價,輸Lump Sum!開價平少少都合理,於是發展商就低開一、兩成,首批均價只是1.7萬,所以好多人心思思想入飛!
如果新盤仲平過二手,點解買二手?對二手放盤做成壓力!
根據以往的經驗,跌市初期,大部份業主等錢洗的業主,都會選擇睇定啲,不會輕易平賣,若市場上的劈價盤被消化得七七八八,而那些業主又未肯投降減價的話,市場又會再次進入買賣拉鋸局面。
新盤減價 會否引發新一輪跌市?
直到有新盤大幅減價,貼二手開盤,甚至平過二手賣樓,就會對現時放盤的業主構成壓力,正如前文的場景,新盤呎價又係1.7萬,二手呎價又係1.7萬,為甚麼還要買二手呢?
於是二手又會再次被冰封,想賣樓的業主,就要再減價才會有承接。
如果新樓減價反應好,加價加推仍然大賣,氣氛或會好轉。
如果新樓減價反應仍然很差,或會引發新一波的減價潮!
舉例如果「凱滙」今次低價開盤仍然賣得唔好,未來賣樓的新盤,就知道要再平,才會有人買,於是開價又會更低,若一浪接一浪,新盤次次開盤都平過二手,很快就會令二手進入下一波跌浪。
因此「凱滙」的收票及銷售情況,對後市有啟示。
不過照睇,貿易戰停火,即是將計時炸彈延遲三個月才引爆。
有業主朋友一見到新聞,就馬上反價,很多買家都未能接受,於是業主就由反價變成趕客。
雖說暫時停火,但看看形勢,侵侵應該冇咁快就收手,相信樓價往後仍要要尋底,不用心急。
如果新樓減價反應好,加價加推仍然大賣,氣氛或會好轉。
如果新樓減價反應仍然很差,或會引發新一波的減價潮!
舉例如果「凱滙」今次低價開盤仍然賣得唔好,未來賣樓的新盤,就知道要再平,才會有人買,於是開價又會更低,若一浪接一浪,新盤次次開盤都平過二手,很快就會令二手進入下一波跌浪。
再加上近年政府落力覓地,又推出空置稅等,試圖增加供應,未來兩、三年推出市場的新樓盤不見得會比現在少。
再加上,大陸經濟下行風險比香港高得多,即使內地買家買樓,內地發展商投地,都已經沒有之前那麼進取,想救市都救唔到。
之前好幾次比較顯著的跌市都有這個情況,新盤開價仲平過二手,樓價亦持續下跌。
因此「凱滙」的收票及銷售情況,對後市有啟示。
不過照睇,貿易戰停火,即是將計時炸彈延遲三個月才引爆。
有業主朋友一見到新聞,就馬上反價,很多買家都未能接受,於是業主就由反價變成趕客。
雖說暫時停火,但看看形勢,侵侵應該冇咁快就收手,相信樓價往後仍要要尋底,不用心急。
資料來源:經濟一週
Facebook:上車攻略 hkbuyhome
更多上車情報:入市與否 諗諗「6大因素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