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個新居屋推售在即,有海景樓王何文田「冠德苑」、有鐵路優勢的將軍澳「雍明苑」、馬鞍山「錦暉苑」及火炭「旭禾苑」,還有座落市區長沙灣的「凱德苑」。個個盤星光熠熠,唯一有最多痛點的樓盤莫過於它:荃灣「尚文苑」(誤:總之抽得中先講)。
建於一幅佔地少於0.5公頃的蚊型地之上,就是當日政府盲搶地發展的新居屋單位。望一望地盤,樓盤一邊向大窩口方面延伸,包括大範圍斜坡,另有大比例地盤界面,面向「德士古道」方向,屬重型貨櫃車進入荃灣及青衣的主要幹道。
翻查2015年葵青區議會會議紀錄,這個項目在多名區議員抨擊下,政府仍堅持霸王硬上弓。有區議員關注地盤面向「德士古道」,噪音問題嚴重,但政府一直卻未有安裝隔音屏障。
當時房屋署是如此回應:「處理噪音有很多方法,其中可以樓扭歪一點,令到樓宇跟道路離遠一點,用一些鯺片(FIN)擋聲或者隔音屏障。2848 接,2854 一個減音窗2857,接,2933這一隻就是我們剛才說減4-8分貝的窗。」
最終「尚文苑」的1及13室,外牆均需裝上隔音鰭,另需在1-5室及13室裝上減音窗。成效有多大仍待觀望,但更實在的是,由於隔音鰭置於單位的牆身上,需由業主付費購入。同一道理,減音窗厚度達595毫米,也較其他沒有減音窗為厚,因為都在單位範圍內,一樣是小業主埋單。
除了噪音,區議員也關注「尚文苑」大範圍斜坡,建議保留發展公屋而非居屋,讓房委會承擔斜坡責任,而非轉嫁予準買家,惜政府卻未有接納訴求。這也意味斜坡問題,日後需由「尚文苑」小業主負責找數,要預多少錢呢?
房屋署當時表示:「現在這個斜坡是1984年造好的,差不多有30年了。根據過去八年的維修費用平均一年請工程師磡察,大約四萬元左右。」
假若沒有因通脹因素而出現價格上調,以今日「尚文苑」494伙為例,每戶每年要夾大約八十多元。
資料來源:壹傳媒
Facebook:上車攻略 hkbuyhome
更多上車情報:居屋申請人都要過壓測?